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孙佑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第十专题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论述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标志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同共生的辩证统一。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聚焦关键与系统联动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我们聚焦生态痛点,实施重点攻坚、专项整治,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攻坚战中取得突破进展。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尊重自然与主动作为的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同时积极进行人工修复。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两种手段,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制度保障与自觉行动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发挥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用,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做到取之有节、行之有度。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和最严格的法治,同时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我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人民群众消费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国际责任与国情实际相统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国情,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这五个重大关系构成了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方法论体系,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天津日报》2025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