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 郭滇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断,为服务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高地,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天津支撑”。
天津实践: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机制创新。天津市出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系统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制定一系列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创新举措,以集成优势为国家重大战略在津落地赋能。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全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普通高校以学科建设牵引“双一流”布局,分类建设新工科高校及特色院校,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专业群,强化教育对产业链的适配性。进一步完善“产业需求清单—学科响应机制—人才培养方案”闭环体系,确保教育输出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匹配。
智库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研究,服务改革、支撑科学决策。天津注重以智库之力完善决策机制,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共进。组织开展产教融合模式研究及创新机制设计,深入开展新时代“津门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布局建设天津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和数字教育等多个研究中心,助力储备创新人才。探索深化教师教育质量评估、高等教育分类评价、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评估,把教育链、人才链与国家战略相关产业链、创新链的匹配度作为监测重点,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路径展望:紧扣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四个深化”,打造一体化“天津探索”。一是聚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科教融汇重要载体。推动科技创新要素深度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构建“校内外联动、科教协同”科学教育新生态,提前储备服务国家战略的青少年人才。二是聚焦深化育人机制改革,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科专业动态优化与产业需求适配性,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跟踪”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精准服务国家战略。三是聚焦深化教师队伍重塑,培育数智时代新师者。深化创新“津门教育家型”名师名校长培养范式,重点培育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推动教师数字素养与科研能力提升。四是聚焦深化评价机制重构,激发一体化发展新动能。探索建立以 “教育贡献度”“产业支撑力”“人才创新力”为重点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资源向国家战略急需等领域集聚。
“十五五”时期是天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阶段,也是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机遇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天津之为”服务“国之大者”,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天津智慧。
(来源:《天津日报》2025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