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佟德志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冲破思想束缚,突破制度藩篱,以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专题论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足见改革的重要性。
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理效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经济实力来看,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35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科技实力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0位,接近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从综合国力来看,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评估,中国综合实力在全球稳居第二位。
中国取得的治理效能正是制度优势得以转化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和拓展制度内容、优化制度结构、完善制度体系,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到重要制度日趋完善,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在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梳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发挥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仍然是其重要主题。
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深刻把握改革的辩证法,在一系列关系中取得合适的平衡。首先,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改革不是改旗易帜,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第二,中心和全面相统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当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具有牵引作用;但同时,改革又是全面的改革,内容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还涵盖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全面协调推进。第三,改革和法治相统一。要以改革来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时也要进一步拓展法治作用空间,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做到改革于法有据。第四,破与立相统一。改革就是破旧立新,没有破,就没有改革;但如果只有破没有立,改革也不会成功。要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第五,部署与落实相统一。“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能不能通过改革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还要看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既要坚持部署的原则性,又要运用落实的灵活性,系统布局、谋定而动,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来源:《天津日报》2025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