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社科普及 社会组织 学术活动 社科评奖 智库建设 机关党建 社联会刊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社科要闻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在津召开
来源:社会组织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5-04-25小字号

  4月24日,由北京市社科联、天津市社科联、河北省社科联联合主办,天津科技大学承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创新与飞跃”为主题的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关村管委会举行。京津冀三地社科联、三地发改委、滨海新区、天津科技大学领导及三地社科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论坛期间,京津冀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路径、创新协同机制等不同角度,以扎实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分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创新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三地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成果和经验举措。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对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城市体系规划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区域重大战略提出了区域重大战略下的中国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路径;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子彪提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效应测度内涵指标与框架,通过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组成测度框架,搭建创新共同体建设优化路径;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要重点形成五大赋能路径,并表示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数据平台在京津冀的投资流动、承接热点、产业协同等领域已经形成很好的决策支撑和应用转化案例,未来将进一步推进AI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加快区域经济大脑的建设。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戴宏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叶堂林、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密、天津科技大学海河科创学院(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院长华欣、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边继云等学者分别从教科人一体化、产业协同、科技协同创新等不同角度,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作了交流发言。会议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交流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重大国家战略。2014年以来,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瓣瓣不同,瓣瓣同心”,坚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齐心协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专家学者表示,要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宏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思维、更务实的作风投身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用学术语言解码协同规律,用研究成果回应实践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为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论坛向广大社科工作者发出倡议,希望专家学者做助力协同发展的“智囊团”、促进政策创新的“孵化器”和凝聚社会共识的“宣传队”。

  论坛期间,与会学者还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等现场调研学习。

  供稿:社会组织部

扫码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邮编:300051
ICP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822号  技术支持:津云新媒体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203号
天津市社科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