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社科普及 社会组织 学术活动 社科评奖 智库建设 机关党建 社联会刊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社科要闻
京津冀研究生齐聚河工
探讨“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河北工业大学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3-09-26小字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9月24日,第三届京津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论坛暨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2023年年会在河北工业大学举行。

  本次论坛由河北省社科联、天津市社科联指导,河北工业大学主办,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河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处、《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深入开展学术研讨。校党委副书记贺立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贺立军在致辞中指出,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高校。学校传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弘扬“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彰显“工学并举”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材,独特的地域优势也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京津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论坛正是由三所背景相似的工科高校马院共同筹办,旨在深化三地学生思想交流、提高三地高校协同育人水平,为党和国家输送更多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助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党的理论创新事业。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是河北工业大学与河北省社科联共建的省级研究基地,近年来以服务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己任,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以及新时代政党政治与传统文化关系等领域,持续推进研究并形成研究特色和优势。他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深入研讨、交流互鉴,把理论研究融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重要举措进一步落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河北根脉研究提供思想资源,为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院成果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李大明充分肯定了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近年来的工作成绩,并结合基地建设管理要求,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围绕河北省关于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研究的要求,秉持理论问题研究与理论落地现实并重的研究导向,持续向河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努力;二是继续遵循“开放、流动、竞争、合作”原则建设,持续推进京津冀社科资源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引领作用,为河北省培养更多的社科人才;三是落实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做好有组织科研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贡献学术力量!

  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众多领域,教育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本论坛就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他期待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持续作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在融通天津、河北社科资源方面持续用力;期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们坚定治学志向、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切实为人民做实学问,做好学问、做真学问,在提高学理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上下功夫。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专家为论坛获奖论文作者颁发获奖证书。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近20个省30余所高校的200多篇论文,其中博士论文39篇,硕士论文165篇。经过专家评审,最终从博士组评选出10篇获奖论文,从硕士组评选出30篇获奖论文。

  围绕会议主题,南开大学哲学院王南湜教授以《“两个结合”: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肖群忠教授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为题,分别做主题报告。

  分会场邀请了京津冀多家期刊的编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明明、《河北工业大学报》编辑部主任吕欣然作为主持人和点评嘉宾。参会研究生们围绕“两个结合”的内在规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及深刻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机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阐释等议题,与自身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集中体现了京津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研究力量的融合,展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以学术服务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来源:河北工业大学)

扫码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邮编:300051
ICP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822号  技术支持:津云新媒体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203号
天津市社科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