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社科普及 社会组织 学术活动 社科评奖 智库建设 机关党建 社联会刊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社科普及  >  理润津沽
曙光照耀我们心向党
来源:科普工作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4-12-30小字号

曙光照耀我们心向党

天津市档案馆  杨仲达

  我叫杨仲达,来自天津市档案馆宣传部。多年来,在接受理论宣讲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要强化责任担当、勤勉工作,让曙光照耀更多的人。我有幸参与了大型党史人物纪录片《曙光》的拍摄、宣讲和创作工作,该片是为庆祝党的百年生日而创作,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这其中的故事和体会。

  深耕厚植,重现厚重历史

  2015年以来,我们不断开掘红色档案文化的新形式,与天津广播电视台、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先后拍摄《曙光》一至七季,共21集。我与拍摄团队的足迹遍及全国三十多个市、县,搜集挖掘珍贵党史档案资料,采访历史见证人和党史研究者。通过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天津生活、工作、斗争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革命先烈的信仰追求、奋斗精神和崇高人格,生动展现天津这座城市深植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为近代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厚重历史,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觉向革命先烈学习,赓续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潜心宣讲,传承革命精神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的重要要求,我把《曙光》故事作为主题教育的绝好教材,坚持档案方志进“七进”,运用和宣传档案,用党的先进文化去统领档案文化,用红色档案挖掘党史故事,讲好天津故事和中国故事,尤其是红色故事,真正使档案宣传走进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自2018年开始,先后在天津市档案馆、街道社区和村镇、律师事务所、图书馆、学校等多家单位进行《曙光》党史宣讲,积极为党员干部群众讲述《用曙光照亮初心——党史人物纪录片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曙光人物故事》《党史中的红色伉俪》等历史故事,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精心创作,赓续红色血脉

  为使《曙光》宣讲深入发展,深度开掘党史空间维度,我又将宣讲故事撰写成文章。在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中国档案报》开辟《曙光》专栏,撰写头版头条全版文章11篇近5万余字,创下地方档案馆在该报全年之内的头版头条发稿纪录;在《天津日报》“满庭芳”版“沽上丛话”栏目开辟《曙光走笔》专栏,撰写文章30篇近7万字,创下该栏目开辟以来的最高篇目纪录;在市党史学习小组刊发简报5篇,在《天津工作》发稿6篇,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在《今晚报》发表党史短文亦达20余篇,该年在媒体总共发表文章80余篇约20万字。2022年又在《天津日报》“满庭芳”版“沽上丛话” 栏目开辟《曙光走笔》专栏续集《曙光纪行》,撰写文章15篇近4万字。

  这就是我参与拍摄、宣讲和创作《曙光》的故事,是一个普通的档案人挖掘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的亲身经历。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在党史研究和宣讲创作上继续奋进,让曙光照耀更多的人,不断书写对党绝对忠诚的历史担当和使命担当。

  供稿:科普工作部  来源:市委讲师团办公室

扫码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邮编:300051
ICP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822号  技术支持:津云新媒体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203号
天津市社科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