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在津举行。会上,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密围绕“新时期深化握手通道,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握手通道是新时代天津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
“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形成新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是重新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新内涵。”周密表示,为建立精准精细、务实有效的握手通道,提升服务效能和融入深度,吸引更多资源落地天津,应紧抓“统筹—对接—引流—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强“握手通道”的体制机制创新。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以来,三地已经构建了机构类、会议类、平台类、人员类、企业类等多种握手通道的形式。其中天津与北京的握手通道占比最高,约为43%,握手主体包括企业和政府,但以政府握手通道为主。握手通道的领域覆盖齐全,涵盖产业、市场、投资、消费、创新、生态、开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九大领域。
周密认为,这得益于近年来消费场景的握手出现了快速跃升,总体来看,目前握手通道建设相对成熟,已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周密建议,通过“以人荐人”,搭建人才对接机制。鼓励定期的线上线下交流握手活动,在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提供人才绿色通道,加强人才圈的握手;“以企促企”,建立头雁企业引领机制。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产业链中居于核心或主导地位、具备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的“头雁”企业引领作用,以“头雁”企业品牌吸引对上下游企业的握手与联动;“以商招商”,强化市场对接机制,以在津央企、链主企业为突破口,吸引上下游项目布局,发挥招商大使、产业联盟、市场经纪人等握手接口作用;“以园谋园”,完善园区的平台对接机制。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行业垂直平台的握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