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把握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内涵,为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献计献策。12月19日,天津市经济学学会、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思路新行动研讨会”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市社科院、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天津市社科联相关领导,围绕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共有近60人参会。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提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要直面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新挑战,厘清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问题,进一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再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提出,聚焦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塑、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当下,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天津正处在关键转型节点,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秉持求真务实精神,紧扣天津发展脉搏,围绕新质生产力深入研讨,为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谋创新思路、定精准策略、出务实举措。
主旨发言由天津市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凤羽主持。天津市经济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刘刚,天津市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赵宏,天津市经济学学会监事长、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段文斌,天津市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吕景春,天津市经济学学会理事、南开大学教授周密,天津市经济学学会秘书长、南开大学教授张贵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农业新质生产力、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等核心议题作交流发言。
刘刚教授强调,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属于通用目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带来经济结构变革和经济长期增长。要高度重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落实,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天津市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赵宏教授指出,天津农业新质生产力且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以此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后劲不足,建议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段文斌教授指出,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新技术+新制度。吕景春教授强调生产力的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形成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就是借助于科技进步形成新的生产力。周密教授通过分析新时期五重结构性阶段性特点提出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对策。张贵教授深刻分析了为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创新范式变化,结合工作调研实际指出在新要素、新机制、新生态、新引擎、新空间五个角度推动创新范式变革。
自由讨论环节,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马学广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峰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乔晓楠教授、天津社科院吕静韦研究员分别就新质生产力核心主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会议表示,天津市经济学学会和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要紧紧围绕天津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合全市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供稿:社会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