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天津市社会学学会主办、天津高校全民健身研究智库承办的“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理论、实务与政策”为主题的天津市社会学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体育学院召开。
天津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欣,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阎峰,天津市社会学学会会长、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张宝义,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原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侯钧生,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万里,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宣朝庆,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学系主任贺寨平,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徐丽敏,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志,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徐虹,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网络舆情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毕宏音,天津市法学会犯罪学分会会长、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晓梅,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主任黄晓燕,天津社科联社会组织部副部长许国斌,以及来自南开大学、天津社科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实验中学等单位的60余名参会代表和12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大会。
天津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欣致欢迎辞,天津市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阎峰、天津市社会学学会会长张宝义致辞。开幕式由天津市社会学会副会长、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全民健身研究智库)常务副主任王旭光主持。
张欣在欢迎辞中提出,要在高质量科学研究、高效益决策咨询、高水准社会服务,高品质人才培养中不断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阎峰在致辞中指出,要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导向,注重发挥“联”的职能和“合”的优势,紧扣国家和天津市重大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推动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努力搭建多层次、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现更高水平的繁荣和发展。
张宝义在致辞中表示,伟大的时代赋予社会学家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期待参会专家和学者畅所欲言,发表新见地、新观点,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新征程作出努力。
天津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宣朝庆,天津社科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李培志主持大会报告。
研讨会上,张宝义研究员以“从‘摩西十诫’看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分野”为题首先进行了大会报告,阐释了宗教发展对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塑造的影响。关信平教授以“充分发挥社会政策在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积极作用”为主题,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走共同富裕两个维度上阐释社会政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赵万里教授聚焦“数字社会的治理问题与治理逻辑”,就科技与社会治理的相关问题展开报告。贺寨平教授以“青年‘躺平’的实证研究”为题,关注青年心态和青年压力。徐丽敏教授围绕“社会工作中专业实习的实践性知识建构”,从实习生、实习机构、学校三个层面分析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路径。徐虹教授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治理再思考”为题,围绕新流动性视角下的乡村解构与失序,指出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旭光教授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为题,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民健身现代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市场等方面阐述了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
本次大会共设4个分论坛:社会心态认同、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与会专家和同学们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志愿服务、共同富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会场气氛热烈,共同献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学术盛宴。
本次年会全面聚焦天津高质量发展方向路径,凝聚社会事业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力量,从理论、实务与政策多视角深入探索与交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理念、路径、对策与方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了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