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社科普及 社会组织 学术活动 社科评奖 智库建设 机关党建 社联会刊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津沽学人
津沽学人丨师生如同学 ——记我的老师王南湜教授
来源:科研工作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4-04-15小字号

  师生如同学

——记我的老师王南湜教授

  王南湜教授近照

  我第一次见到王南湜老师,是在1997年的春夏之交。当时他应邀来湘潭大学哲学系短暂授课。课程主要是面向硕士研究生的,但前排就座的都是教师。当时我还是一个大二的本科生,也随机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凑热闹。当时王老师四十多岁的年纪,身材魁梧,表情严肃,讲授的是新出版的《现代唯物主义导引》中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部分。印象中,王老师讲话有板有眼,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还不时写板书,字体苍劲有力。当时正值湖南的梅雨季节,他不时擦汗,但丝毫没有影响授课的节奏。二十多年后,我也到了当年王老师的年纪,与他谈及当时的情景,他对湖南的闷热天气印象尤为深刻。

  那一次,王老师的授课在师生中间收获大大的好评,而我也在2002年决定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原因之一固然是大学时就领略过王老师的思想魅力,但更重要的是他在2000年前后关于“实践哲学”的一系列思考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他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这篇文章,在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该文一方面将马克思实践哲学与西方传统的理论哲学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将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康发展关联起来。更重要的是,该文还论证了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与作为实践哲学之典范的中国传统哲学在思维范式上具有亲和性,因此具有对接的可能性。这种“举一反三”的思想格局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通透与开阔。该文曾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至今还是知网上本专业引用率最高的文献之一。还记得,当我通过电子邮件第一次与王老师沟通,表示想要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的时候,他回复我的称呼是“时中学友”,并欢迎我报考。时隔二十多年,这个称呼我依然记忆犹新。

  本世纪初,国内学界又开始集中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这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又一次热潮。事实上,王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主译过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科尔施的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但二战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迅猛,且流派众多,思想庞杂。毋庸讳言,当时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还是停留在翻译介绍、初级转述的层次,因而亟待提出一个从整体上予以消化吸收的思想框架。我入学后,前后几届师门同学的选题大都选择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某一人物或者思潮展开,但王老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有着自己的整体考量,并且主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注意吸收整合新材料,以求双向推进,相得益彰。虽然我们同门之间选择的研究对象众多,但王老师总能够从宏观上予以精准把握,特别是在材料的介绍、观点的提出与思路的贯通方面,给我们以充分的指导,同时又没有限制我们自己的发挥空间。后来我才知道,王老师的知识面如此之广、对问题把握如此之深刻,皆因他多年以来对学界动向持续不断的密切关注。他每天的阅读量很大,且对新出版的著作如数家珍,这种超强的信息吸收与消化能力令我们非常佩服。

  在我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三年中,正好是王老师担任南开哲学系主任的时候,他公务繁忙,尽职尽责,但每年师门至少有两次聚餐的机会:一次是元旦前后的“迎新”,一次是毕业季节的“送行”。每一次当然都是王老师请客,地点一般在校内。聚餐的时候,王老师谈古论今、天南海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及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逸闻趣事、地方掌故,我们听得如痴如醉。由于他生于陕西凤翔,学于广东广州,工作始于新疆喀什,进修于吉林大学,攻读硕士于中央党校,学习工作于南开,因此见多识广,不仅有思想的智慧,更有恰到好处的幽默,加上他表达能力超强,又善于观察总结,每一次聚餐的气氛都很活跃,有时候他自己也忍俊不禁,呵呵一笑。

  2007年以来,王老师的学术思想更为圆熟与精纯,代表性作品之一就是2007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文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想性元素与现实性元素被一种黑格尔主义的方式混淆,文章主张应该将两种元素划分开来,这就把与黑格尔主义相对的康德哲学的意义凸显出来了。基于此,王老师援引“恺撒的当归恺撒,上帝的当归上帝”,主张对卢卡奇以来的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传统予以批判性考察。这也构成了十多年来我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沿着这条线索,王老师系统地梳理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与“历史科学”概念、“物质”概念、“价值”概念、“真理标准”问题、辩证法问题,等等,从某种意义上刷新与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式,南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也因此赢得了学界的广泛赞誉与尊重。

  在王老师看来,哲学研究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有助于中国精神的复兴,他经常引用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学术使命,主张在现代条件下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早在1994年,王老师就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精神展望》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的关注。30年来,王老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在中西文化的张力中,围绕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历史性任务,主张发展文化使命意识、文化生命意识与文化承命意识。特别是他关于建构相对于“中学”“西学”的“马学”的理论主张,更是独树一帜。在学理上,王老师对中西文化的契合、融合与重建,特别是对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所做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他还主张偕马克思与以康德、牟宗三为代表的哲学家进行深入的对话,通过相互辩难,达到相互吸纳借鉴,从而推进中国哲学精神的重建,这些都大大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目前,王老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这个主题汇集了他三十多年来的思考,体大思精,立意高远,目前成果丰硕,值得关注和期待。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王老师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却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师生如同学”。这一方面体现了王老师在学术道路上严于律己、平等待人的可贵品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壮心不已、学术生命力依旧强劲的自信心。这种精神在学界是非常宝贵的。事实上,在我们学生心目中,他既是授业解惑的“恩师”,又是交相问学的“同学”,更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在他严肃认真的外表下,是一副古道热肠;即使有时候的当头棒喝,也掩饰不了对学生的无私关爱。只有当我们也成了“他”,才真正体会到他的尽心尽责、尽职尽守。2019年,王老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我们都认为这是实至名归的。

  时至今日,我认识王老师已经27年,作为他的学生与曾经的同事,共同相处也逾20年。我有时也反问自己:如果27年前那一个闷热的夏天,我没有走进湘潭大学文科楼的小教室聆听到王老师的授课,那么,我现在又在哪里,将去往何方?我沉思良久,只能告诉自己,没有“如果”,因为表面上的机缘巧合,其实早已是命中注定。

  (作者系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学人小传】

  王南湜,陕西凤翔人,生于1953年7月。197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从事过一段时间技术工作后改修哲学,1986年于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宝钢教育奖,2007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教师称号。

  来源:《天津日报·满庭芳》2024年4月12日

扫码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邮编:300051
ICP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822号  技术支持:津云新媒体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203号
天津市社科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