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社科普及 社会组织 学术活动 社科评奖 智库建设 机关党建 社联会刊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 社科要闻
扬帆征程新时代 社科普及谱新篇
——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科普活动综述
来源:科普工作部    编辑:吴士军   2022-12-30小字号

  “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为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梁启超纪念馆走进河北区中远里社区,开启“梁启超家风巡展进社区”系列活动;学史铸魂担使命,星火相传励初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好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天津觉悟社纪念馆走进渤海职业学院,以《觉悟人生》为主题为青年学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学深悟透明方向,笃行实干强担当”——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诵读系列活动”,引导全院师生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礼赞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河西区图书馆举办红色主题剪报展,通过展示“二十大时光”专题简报、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的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十年成就”长卷简报,让市民群众直观生动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见证家乡非凡十年的巨大成就……。当前,在全市上下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是社科联推动社会科学阵地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倡导时代文明新风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天津市社科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平台拓展、基地联手,不断探索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多元化、互动化、网络化、品牌化的思路举措,开创了社科普及工作新局面。

  一、整合社会资源,着眼选优建强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科普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应运而生。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是依托社会力量建设的实体机构,在社会科学普及的内容、方式、传播、载体创新上成效突出,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是广泛开展经常性、公益性、群众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重要平台载体。为增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时效性,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覆盖面,天津市社科联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主动融合特色文化,积极争取各界支持,扎实推进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强力推动社科普及阵地建设。自2020年起,按照“整体谋划、重点推进、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天津市社科联逐步建立完善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共建立市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39个,其中图书馆11个,文化场馆17个,学校、社区、社会组织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备、类别清晰、特色鲜明、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网络体系。在组织推动、建设、发展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过程中,天津市社科联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把好科普宣传总基调,重视工作规范化流程,加强引导服务和保障,广泛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咨询、科普互动、科普竞答、科普展览等活动,为提升市民群众人文社科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做出突出成绩,为天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注重建章立制,科学规范引导

  为做好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引导、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发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功能作用,2020年7月,天津市社科联制定了《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对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申报条件、组建认定、目标要求、活动开展及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行规范。随着社科普及工作的深入开展,先后建立《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年度审核措施》《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工作激励措施》《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培训调研制度》等规章,每年在举办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上,给新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授牌并颁发证书。为规范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天津市社科联领导和科普业务干部联系点制度,定期走访调研,掌握科普动态、传递科普信息、了解科普需求,督促建立科普活动台账,做好相关图文等资料的存档工作,指导做好年度计划和总结。为鼓励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新性工作,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每年拿出资助经费,扶持激励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开展活动,资助金额与科普项目、科普成效和科普影响力挂钩,对重点科普活动给予重点帮助和支持;开展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年度评优活动,把工作出色、成绩突出、影响力大的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推荐到市委宣传部表彰;根据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工作情况,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培训,组织典型交流、实地观摩,极大地激发了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为更好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培育社科品牌,展现科普活力

  社会科学普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关键是要树立品牌,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每年举办一次,主要开展主题报告会、现场科普咨询、实地宣传展览、系列科普宣讲、网上知识竞答等活动。历经20年,已经成为天津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品牌。近年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积极参与科普周活动,依托科普周的品牌优势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在贯通理论与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天津市社科联围绕“共倡文明新风,决胜全面小康”“百年大党,思想常新”“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等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活动,提前策划、提前部署,组织指导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5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与此同时,组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积极参与“天津当代马克思主义论坛”“新时代青年学者论坛”“学术年会”“海津讲坛”等活动,开展社科知识竞答、现场交流互动、网上宣传展示等,年度累计举办科普讲座500余场,科普咨询100余场,发放科普图书、宣传材料等近20万册(份),营造了全民科普的浓厚氛围。

  四、贴近受众需求,群众喜闻乐见

  推动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形式上更加鲜活亮丽,在受众上更加喜闻乐见。注重发挥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作用,打造公益文化讲座品牌,南开区图书馆、河东区图书馆、东丽区图书馆、津南区图书馆、红桥区图书馆、蓟州区图书馆等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分别举办“南开文化大讲堂”“蓓蕾讲堂”“津丽大讲堂”“沽上讲堂”“御河讲坛”“渔阳讲堂”等公益讲座,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教育医疗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河东区委党校精心组织教师开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党课,采取“1+N”模块化组合,为基层单位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点单式的多样化宣讲;和平区委党校加大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比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宁河区委党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现场交流、调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满足信息化时代公众对社科普及的要求,推出线上系列活动,天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出“阅享好书共同成长”系列活动;河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出“明节识令”栏目;平津战役纪念馆推出“文物故事中的平津战役历史”专栏,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历史、家风家教、阅读方法等进行广泛传播,实现社科“云普及”。探索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新方法,推动社科普及工作的品牌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常态化,滨海新区图书馆携手高校青年讲师成立“新时代新青年新声音”青年宣讲团,推出10个主题共100项理论学习课题的定制菜单,让党的理论政策声声入耳、句句入心;滨海新区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推出“‘渔绳结’技艺体验课程”,启发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国家海洋博物馆推出“夜宿海博·畅游科海”系列社交活动,开启“沉浸看展,深夜探险”的海博馆专属体验活动,两项活动均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滨海科技馆打造特色短视频及音频,全新推出《云游探馆》和《21天趣味问答》等视频、音频科普内容,搭建科学传播与理论宣讲教育新载体。2022年6月,组织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滨海科技馆、天津城建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科普示范基地的讲解员参加首届全国各省市区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其中2项作品获得全国最佳人气奖,充分展现了天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良好风貌。

  五、发挥平台优势,构建科普矩阵

  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作为科普宣传的平台载体,力求在严谨上下功夫,在精品上做文章,在方式上建矩阵,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天津市社科联联合天津市图书馆科普示范基地举办“百年大党思想常新”——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名篇宣传展,组织集体宣讲18场次,开展巡回宣讲26场次,参观人员6万余人。“海津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坚持“传承文明,情系百姓生活,共建和谐精神家园”的宗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以注重天津地域文化为特色,形成天津记忆、戏曲曲艺、传统文化、摄影艺术等多个系列主题,现场听众累计20多万人次,间接受益听众超过百万人次。加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与基层单位联合、联动、联手宣讲,根据基层特点和群众需求,送党课、送培训、送文化、送法律、送信息、送服务,打造不同类型的“精品”示范点,对接理论宣讲专家近百名,组建多批次宣讲小分队,组织市级专家宣讲活动百余场,线上线下受众达3万人次。扎实推进社科普及手段和方法创新,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利用各类微博、微信、移动APP等新媒体平台,改革创新社科普及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充分发挥“报、网、端、屏”一体化融媒体作用,让每一次宣讲自带流量、扩大声浪,形成网上传播、网下共享的“大科普”格局。

扫码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52号  邮编:300051
ICP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822号  技术支持:津云新媒体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1203号
天津市社科联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