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社科普及 > 理润津沽 |
以青年之声 寻信仰之光 |
来源:科普工作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4-12-30![]() |
以青年之声 寻信仰之光 红桥区第二实验小学 尹从姗 我叫尹从姗,是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工作者、思政课教师,也是全国及天津市红领巾巡讲团成员、红桥区“时代新人话新篇”宣讲团的一员。 ![]() 2023年7月,尹从姗在中央团校全国红领巾巡讲团集中备课班作示范宣讲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青年宣讲员,我始终以初心担使命,将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贯穿、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力量和资源,建好课堂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把大道理讲到孩子们的心坎上,有力提升铸魂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种下红色种子 宣讲活起来 作为一名“90后”,如何让自己的所言所讲被“10后”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呢? 首先要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精心备课,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一直以来,我都坚持深入研读原文原著,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同时重视在党史学习中开阔理论视野、历史视野,从党史中汲取教学、宣讲的知识、智慧和力量,为更深刻、更生动地做好宣讲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充分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特点,注重从他们最熟悉、最亲切的身边事中发掘素材,聚焦区情等重点题材,依托平津战役纪念馆、原天津解放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将宣讲搬到红色场馆,构建情景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传承红色基因。在校园里,我们还组建了一支以“学习新思想 争做接班人”为实践目标的“学习小队”。“学习小队”的队员们通过借助朋辈力量,积极主动地将学习成果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与亲人,达到“点亮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裂变效果。 课堂上,孩子眼角闪烁泪光、握紧小拳,激动道:“老师,我们中国人不会再受欺负了!”升旗仪式中,学生们凝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目光中流露出骄傲与自豪……我知道,那是红色的种子正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并迸发勃勃生机。我更坚信,红色的种子一旦生根,定会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讲好红色故事 宣讲燃起来 2022年,在组织的信任下,我成为了“津石榴”西部支教团的一员,成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思政课教师。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我边学习边实践,近距离感受着新疆地区社会生活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及天山南北翻天覆地的建设成就,充分汲取着其中的红色营养。 援疆经历于我而言,是思想的洗礼,是党性的锤炼,更是宝贵的宣讲素材库。还记得那是一次红色寻访活动,来自兵团的王老师哽咽地说,“我今天真的非常激动,因为我的爷爷就是第一代兵团人……”在他的讲述中,这位16岁参加抗日战争,后又参加解放战争,26岁跟随王震将军进疆的第一代“兵团人”——王福永爷爷的一生逐渐浮现。面对英雄,我们不敢忘更不能忘。我们与王老师合力打磨了这个真实的“四代兵团人,一脉兵团情”的兵团故事,并组织策划“行走的思政课”大调研活动,筹备制作关于兵团精神的网络共享资源库,传承弘扬新时代兵团精神。 援疆期间,我聚焦兵团精神,结合自身经历和切身感受,面向新疆青少年及家长开展十余场主题宣讲,线上线下累计覆盖万名师生,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铮铮誓言一次又一次点燃师生的心,“我要好好学习知识,留在新疆,继续建设兵团”,这是学生们听完宣讲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想这也是新时代兵团人发出的最强音。 善用青言青语 宣讲火起来 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科学理论走进青少年的重要手段。而抽象的理论只有被形象地接受、消化并吸收,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面向青少年开展宣讲,必须摆脱传统宣讲中说教多、官话多、套话多的老套路,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形象的比喻,才能让孩子们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能理解。 对我来说,每一场宣讲都是打磨宣讲内容、提升宣讲能力的“练兵场”。每次宣讲时,内容虽各有侧重点,但我始终坚持通过真实的故事、动情地分享,做好理论政策的“翻译官”。一是注重将大道理、主旋律与小故事、潮元素、新语态相结合,通过“我说你问”“你问我答”的互动式研学为理论宣讲“提味增鲜”;二是让红色史料“活”起来,让红色人物“动”起来,将区内北洋大学堂旧址等文化资源转变为鲜活的党课教材,用沉浸式体验推动理论宣讲“有声有色”;三是将自身援疆经历以及身边人“小我融入大我”的具体实践融入宣讲,努力把生动的故事讲生动、让感人的事迹感动人,让理论宣讲“有效有为”;四是把宣讲移至“云端”,利用新媒体手段拓宽传播渠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将理论政策等内容转化为“网言网语”,让党的创新理论触“屏”可及。 ![]() 2023年5月,尹从姗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师职校开展思政教育专题宣讲
以青年之声,寻信仰之光。作为一名青年宣讲员,我将坚持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以青言青语传递精神力量,以青春热血书写使命担当,在与广大青少年的“双向奔赴”中奏响青春奋斗的华美乐章! 供稿:科普工作部 来源:市委讲师团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