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社科普及  >  理润津沽
老骥伏枥传党音 贤心启智聚共识
来源:科普工作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4-12-30小字号

老骥伏枥传党音 贤心启智聚共识

桥北街道乡贤宣讲团

  “我是农民,我也是农民,我们都是农民!‘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叮咛和嘱托......”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讲述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从桥北街道滨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传出来,这是桥北街道“乡贤宣讲团”正在用情景剧的形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近年来,为了把透彻的思想讲透彻、让鲜活的理论更鲜活,桥北街道党工委持续在激活宣讲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上下功夫,着力加大对乡贤能人的挖掘培育,组建起了一支由威望高、懂理论、会技术、有才艺的老同志组成的宣讲队伍,名为“乡贤宣讲团”,这支队伍平均年龄68岁,以“亲民化”的身份、“本土化”的乡音、“通俗化”的表达,开展理论宣讲200余场次,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党的好声音传播到群众心坎里。

  践初心 倾真情

  在奉献中享受宣讲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宣讲团成员起初只有家住桥北街道的李振起、窦国山、赵逸举、苏宝龙和社会志愿者傅连君等几个人。随着一场场宣讲活动的开展,宣讲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些志趣相投的理论爱好者逐渐被吸引到宣讲队伍中来,到现在队伍已经发展到30余人。宣讲团成员既有退休职工、教师、干部,也有企业家、普通农民等,都有着各自的爱好和特长,有作家、画家、作曲家、雕塑艺术家、戏曲爱好者等,文艺创作和表演是我们的特长和特色。宣讲团成员在宣讲的舞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最朴实的话语、最擅长的方式、最别具一格的表演,宣讲党的政策,寓教于乐,向全社会传递对党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感恩。

  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宣讲,不同于单纯的语言宣讲,需要编写剧目脚本、排练演出,要融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这对于我们宣讲团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挑战,宣讲团的成员都上了年纪,最小的六十出头,最大的年近八十,背台词、排练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付出更大的艰辛。但是因为热爱、所以全力以赴,因为热爱、所以无限可能。76岁的窦国山老人,是宣讲团的骨干,每次宣讲都积极争先,从不讲任何报酬,多苦多累多忙碌也没有一句怨言。宣讲团成员们也都抱定“我宣讲、我尽责,我奉献、我快乐”的决心,不辞劳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在理论的讲台上,用宣讲践初心、倾真情播火种,把党的声音、把宁河故事传播到津沽大地上。

  接地气 聚人气

  让理论带上“泥土”的芬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只有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才能“冒热气”“带露珠”,才能被群众所接受。为了让宣讲对群众口味,让群众喜闻乐见,宣讲团成员注重从生活中挖掘宣讲素材,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写的写,能编的编,能导的导,能演的演,把抽象、晦涩的理论政策,生动活泼地宣讲出去,不仅让群众愿听、爱听,而且能听得进、听得懂。比如,社区开展创文创卫宣传活动,宣讲团因地制宜的创作出《树新风》《新媳妇相家》等京东大鼓,歌颂祖国、热爱家乡《最美宁河》诗朗诵等宣讲作品。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激励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牢把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上的理念,宣讲团结合我区是粮食生产大区的实际,以发扬当年搞农田水利建设精神,为国家种好粮、多打粮为主旨,写出了情景剧宣讲作品《我是农民》,宣讲团的许多成员当过农民,当过知青,都非常激动,踊跃参加排练。这样接地气的内容宣讲,不但群众容易接受,而且宣传效果非常好。接了底气就能聚人气,朝阳花园醉夕阳老年艺术团团长尚连茹,乐翠京剧社长傅连珍,德友评剧社长林万增,歌友合唱团长曲秀芝等都率队倾情加盟,助力宣讲。有了人气,就极大地提振了宣讲的底气,宣讲团成员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一件件带着“泥土”芬芳的宣讲作品,一场场与时俱进接地气的宣讲,让宣讲团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重创新 倡多元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就是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讲团打破传统的理论宣传模式,根据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编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脚本,因人因地因时因事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方式进行宣讲,如宣传为群众办实事的情景剧《助农销》,歌唱社区变化的表演唱《刘大妈夸社区》,反映邻里关系的表演唱《远亲不如近邻》、三句半《谁不夸咱家乡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的说唱表演等,都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形式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宣讲圈粉无数。

  在宣讲范围上,宣讲团主动走进社区、农村、校园、企业、敬老院等,情景剧宣讲《我是农民》因真切地反映了劳动光荣,劳动致富,引起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共情共鸣,短短数月的时间就宣讲了近20场。宣讲团还把宣讲节目做成视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基层群众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东棘坨村12户村民流转了5000亩稻田,观看了宣讲视频后激动地说,我们也是农民,而且是新时代的新农人,一定努力为国家多打粮、种好粮,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咱中国人手上,让党放心,让父老乡亲们放心!

  老骥伏枥传党音,贤心启智聚共识。我们将继续化身为基层宣讲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去感染你我他。

  供稿:科普工作部    来源:市委讲师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