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社科普及 > 理润津沽 |
让青春“浪花”奔涌在“中国式现代化”最前列 |
来源:科普工作部 编辑:社科联网管 2024-12-30![]() |
让青春“浪花”奔涌在“中国式现代化”最前列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智学堂”宣讲团 李大钊曾说:“青年者,国家之魂。”古往今来,无数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接好接力棒,又该以何种姿态与时代同行、书写时代华章呢?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0年,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材智学堂”宣讲团,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比赛竞选等方式,持续选优配强理论宣讲团骨干成员,吸纳党员、青马学员、学生骨干等参与理论宣讲。宣讲团深入走访调研,行走6000余公里,历时1400余天,先后与蓟州区、武清区、西青区等4个区县的6所中小学校结对共建“材智学堂”,推出系列宣讲活动,并将活动情况汇编成册。 以青春之音,讲好时代新故事。我们紧跟时事、结合热点,将“固定讲”改为“动态讲”,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理论宣讲模式,组织策划原创思政课堂,定期打磨、及时更新宣讲内容,使宣讲深入人心。宣讲团成员以自己的退伍故事为主线结合“两弹一星”精神讲述青年担当,用与青少年儿童有“共鸣”、能“共情”的表达方式,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情感抒发家国情怀,用“身边事”讲好“天下事”,让故事“新”起来,让人物“活”起来,让情怀“浓”起来。此外,宣讲团还以讲座、相声等形式,开展“谁才是我们该追的星”“我们都是好朋友”等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宣讲方式,走近中小学生,以寓学于乐的方式让大小学生结对交友,让大学生成为中小学生的“大朋友”。 以青春之姿,开辟宣讲新路径。我们利用寒暑假,深入中小学班级,化身班级的“大同学”,采取点单式、沉浸式和网络化的宣讲形式,满足不同学校学生的“点餐”需求,围绕“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基”“美育熏陶”“劳育锤炼”5大主题,开展体育锻炼、绘画剪纸、手工制作、年俗分享、非遗宣讲等;四年来宣讲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邀请中小学师生进校一同观看天津理工大学党史情景剧、共上《长征组歌》音乐党课、参观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推动理论宣讲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生动活泼、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多样化传播形式和应用载体,实现宣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让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以青春之名,书写强国新篇章。我们坚持在讲中学、在学中做,立足青少年视角,精选理论知识,通过构建特色载体,将“平面讲”变为“立体讲”,将理论化作实践,让宣讲课堂“热辣滚烫”。加强学生热爱天津教育,开展大小学生同读《天津文化地图》“爱上我求学的城市”主题活动,通过学生讲述“我眼中的天津”感受天津历史变革和繁荣发展,让学生们在“荣津爱津”中主动担当起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时代使命;宣讲团以创新为抓手,用心雕琢每一次宣讲内容,将智慧融入每一个瞬间,他们用耐心与关爱,引导孩子们探索未知的领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材子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实现简单科学实验操作,通过“眼见为实”讲述“深刻道理”。宣讲团模拟全球变暖北极融化现象,通过水果电池制作、实验室显微影像帮助学生看见“分子”等,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让青春“浪花”奔涌在“中国式现代化”最前列。 ![]() 宣讲团成立近四年以来,累计开展宣讲200余次,为孩子们带去全方位、立体式、精准化的宣讲内容。宣讲团曾获2020年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0年天津市“新时代·实践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相关活动多次被中国教育报、天津教育报等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浏览量达10万余次。未来,宣讲团将持续用担当奉献谱写青春篇章,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追梦者、奋斗者和奉献者。 供稿:科普工作部 来源:市委讲师团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