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新开放时代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讨会”
2016年12月7日,天津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新开放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赵启正出席会议并作题为“提高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主旨演讲。天津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靳方华,今晚报社社长、总编辑刘凤山,天津市外宣办主任徐恒分别致辞,天津市科工委副书记、副主任李宝纯介绍天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今晚报社副总编辑陈杰、天津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张博颖分别主持会议。我市相关实际部门负责人、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记者百余人参加会议。
在主旨演讲中,赵启正院长指出,随着经济逐渐成长为影响世界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实现文化走出去是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而要实现文化走出去就要提升文化自信心,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要从政府和公众两个层面做出努力,主动说明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在增进与世界的了解中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同时,文化上的距离,需要表达方式的国际化和艺术性,也就是“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在新开放时代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抓住新科技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中,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教授、天津市科学学所所长李春成研究员、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马凤岭主任、猪八戒网总裁助理冉群峰围绕“新开放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讨主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工作实践,分别作了题为“如何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推进天津全面创新改革”、“创新创业型大城市建设若干路径”、“创新创业与平台战略”的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世界大势所驱、我国发展形势要求,也是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大逻辑、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的重大抉择。要积极推动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不断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研讨中,就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城市的路径问题,马凤岭主任认为,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城市做好从偏重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向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转变,从通过引进大项目实现创新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政府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载体建设、优化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各类大众创新创业群体、发展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健全创业人才支持政策、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等等。
就如何成长为科技创新中心问题,刘刚教授认为,具有高辐射力和渗透性的新兴产业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第一标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政策不再仅仅着眼于投资环境的优化,而应当把重心放在创新创业环境的培育和完善上。形成城市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政府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人力资本,以及优化研发、税法、监管环境和分担风险方面有更大作为。此外,要改革完善现有教育体制,让青年人充分接受创新创业教育。
就全面深化天津创新改革问题,李春城研究员认为,要抓住用好五大发展机遇,注重突出点线面的改革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点线面创新改革示范载体。注重突出改革的配套性,把自创区与自贸区联动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主战场。注重京津冀三地改革的协同,争取中央对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更大支持。注重调动各类改革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合力推动全面创新改革的氛围。
关注、研究和服务众创时代,努力将创新主体的愿望和实践、专家群体的专长和成果与党委政府的关注和需求的链条连接起来、渠道畅通起来,是社科联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2016年,天津市社科联重点策划开展众创题材系列丛书编写工作,该套丛书包括《众创时代》、《众创范例》和《众创思维》。举各方之力,汇众人之智,组织和引导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际部门的知名专家,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全球视野,强化理论水准,突出实践特色,在举办一系列有品质研讨会的基础上,努力推出有影响、有价值、有品位的高质量众创题材品牌书、参考书、科普书,致力于发挥形势教育读本、政策宣传读本和知识普及读本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目前,丛书编写工作正按计划推进,将于 2017年与读者见面。

研讨会现场
天津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靳方华致辞
2016/12/15